陶瓷新闻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陶瓷新闻 > 正文
苏清河:用一生再续经典
来源:泉州晚报  发布时间:2012/3/18 20:18:29

 

人物名片:

苏清河,号莹玉,1941年出生,2012年2月因病辞世。他是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”和“中国陶瓷艺术大师”双料获得者,第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中国白瓷烧制技艺”传承人,第一位“德艺双馨”陶瓷艺术大师,泉州市第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。

2月初,德化仍然十分寒冷,但与苏清河大师的交谈却让人如沐春风。尽管年过70,成就斐然,但大师没有一点架子,一早就到院子里等我们,亲自带我们到他的作品陈列室,如数家珍、一一介绍……

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,当时精神很好,很健谈,爬楼梯的脚步依然稳健。只是,不曾想,这次采访,或是大师生前最后一次接受媒体采访;不曾想,当日临别相约再聚,竟成再也无法兑现之约……

如今,看着大师的作品和照片,我们还能清晰感受到他的亲切和蔼、他对艺术的追求、他对陶瓷的热爱。

坚守经典中国白瓷

“现代陶瓷,要有保留地创新。”苏清河声音不大,却很坚决:“不是破除旧有的就叫创新,而要在原有的基础上,融入现代人的审美和技艺。”

中国白瓷是陶瓷中的经典。特别是在人物雕刻方面,眼神、衣褶、手势等,都体现出白瓷雕刻工艺的精良。“过分追求色彩,反倒会破坏这种最自然的美。”宗教人物是德化陶瓷雕塑的传统题材,千百年来历经一代代陶瓷大师锤炼,已形成独特风格。苏清河同样喜爱创作宗教人物,他的许多瓷雕作品明显带有何朝宗流派风格。细察他的佛像作品,或双目闭合神态安详,或咧嘴微笑神情欢乐,体现了大师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,也是他宽厚博爱品德的自我映象。

他善于吸收并借鉴中外雕塑艺术的精华,融会贯通,创作手法更加灵活,以更好地表达作品的主题。比如,收藏于国家博物馆的作品《泰佛》,就吸收了泰国艺术的特点。 

从传统文化找灵感

从1956年进入德化瓷厂,拜瓷雕名师苏勤明及雕刻家许光益为师,学习传统瓷雕艺术,苏清河与陶瓷的不解之缘有56年。

刚入行时,苏清河学习彩绘。彩绘需要在别人成品基础上,进行再创作,如果拿不到别人的成品,自己的手艺就很难发挥。但制作陶瓷,可以自己取材、设计、烧制,既能自食其力,又能做自己想要的作品。于是,苏清河转到制作陶瓷领域。

不是科班出身的他,更多靠坚持不懈的努力。虽然文化程度不高,但苏清河阅读了大量的陶瓷艺术书籍,踏访世界各地学习古代大师的经典作品,吸收借鉴。在他看来,了解陶瓷历史是创作陶瓷的基础,根基打稳了,思路就清晰了,就能有源源不断的新灵感。如今,在他的作品中,仍然清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和经典陶瓷艺术表现形式的影子。

收藏古瓷保护历史

对于德化陶瓷艺术的传承,苏清河有憧憬,也有忧虑。

他的忧虑在于:在德化陶瓷博物馆中,能够看到的有重大历史价值的瓷器并不多,能称得上精品的文物寥寥无几。对此,苏清河不仅呼吁政府和个人要尽力为该博物馆收藏付出一份努力,而且以身作则。早在2007年,德化陶瓷博物馆刚成立,苏清河就曾将价值几百万的明代瓷塑家何朝宗作品《祥云观音》捐献出来,为博物馆增添佳作。

如今,除了创作,苏清河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收藏古瓷上。提及全球的经济低迷,苏清河的神情甚至像小孩一样调皮,“这段时间能以更低的价格回购流落海外的陶瓷大师的作品”。收藏大师作品,对苏清河来说,不仅能够增进自身对陶瓷文化的了解,钻研古陶瓷制作工艺,而且可以将这些作品作为研究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标本。

“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到德化研究陶瓷文化,我们有什么藏品可以拿出来呢?很少,很缺乏。我希望尽我最大努力,寻找保护历史上大师们的作品,这些都是宝贵的文化财富,是瓷都的财富,应该受到更大的重视。”

分享到:
友情链接:瓷都网  瓷都取名算命  手机号码估价  
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