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南网(本网记者 谢玉妹)千年瓷都德化永远不缺瓷艺大师,但说起世代传承的典范,不得不提蕴玉瓷庄,这个从清末传承至今的瓷庄第四代传人叫苏献忠。他在继承家族传统的同时,推陈出新,独立创作了许多颠覆性的作品,成为德化陶瓷艺术界一颗散发独特光芒的明珠。
继承家族瓷庄 颠覆创作传统
穿着单色宽松的休闲装,带着一顶文艺范的帽子,潮劲十足,初次见到苏献忠,没有想象中47岁的大师该有的中年“大师范儿”,反倒有几丝仙风道骨的味道,另类的穿着与谈话让人感受到他年轻的心。走进这位大师和他的工作室,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浓浓的“文创味儿”,难以形容的与众不同。
“这可能与基因有关吧!”在谈到他的瓷艺成就时,苏献忠轻描淡写的这样说:“努力很重要,但是天赋和兴趣也很重要。”生长在瓷艺世家的苏献忠自小便对制瓷耳濡目染,在他看来,瓷艺不是一种工作,更多的是一种兴趣的钻研和艺术的不断突破提升。
德化蕴玉瓷庄是由苏献忠的曾祖父苏学金创立的,这项蕴润纯美的瓷艺事业一传就传了百余年。然而,在传承过程中,苏家的瓷艺并非一成不变,反而以颠覆性的改变在发展。“固守不变的话,就会僵化。”说到苏家每一代人颠覆性的传承,苏献忠这样说:“不过是把小玩意儿上升到一种层次。”
祖父苏勤明对民间传说较为熟知,擅长雕塑各种历史人物,为了拓展题材,经常上山下乡。父亲苏玉峰则是个“多面手”从题材的选择到材料的应用都不受拘束,尤其擅长雕塑各色罗汉和钟馗。至于苏献忠自己则比较注重个人情感,喜欢有感而发的东西。
其实在创作之初,苏献忠也经历了刻苦练习,在扎实雕功的基础上,才能秉承家族传统。以单个古人作为创作对象,他和父亲一样,尤其擅长雕塑罗汉。而精美的罗汉塑像也是让苏献忠“成名”的缘由,他在制作罗汉时除了依照传统的雕工技艺外,还充分发挥独特的想象力。苏献忠所创作的罗汉不拘一格,富有新意,能把“布袋和尚”做成一个小孩子扛着一个布袋……诸如此类。在做了10年罗汉后,苏献忠陷入了创作的瓶颈,“难道我就一辈子遵循传统,做罗汉吗?”彼时仅二三十岁,拥有许许多多大胆想法的苏献忠,在90年代末决定开始转型。
在苏献忠看来,一个好的作品不仅仅是体现在出神入化的外形,精湛的雕工,更要有一种让人感受得到的内在的东西。正因如此,比起早期的作品,苏献忠除了融入传统,更多的是不断推陈出新,他十分重视作品给观众带来的内心冲击和回味无穷的感想。
目前,苏献忠在雕塑的是一本本的日记。日记上记录的,或是日常小事,或是国际大事,每一本都能融入时事,雕塑出苏献忠内心的想法,印上了时代的印记。
梅影横窗瘦
不断推陈出新 风格独树一帜
每个大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符号,而苏献忠认为,没有符号就是他最大的符号,他需要不断的否定自己,重新定义自己,不但寻求新的灵感、创新及突破,他要让人感受到:“有创意的东西就是苏献忠的东西”,“至少每件作品都要让你暂时停下脚步”。
在苏献忠工作室三楼的作品交流展厅内,记者看到了苏献忠独特的符号。
苏献忠近期创作了一系列特殊的女性题材。不像以往的仕女瓷像以安静优雅的形象展现于世人面前,苏献忠赋予了他的仕女更多的灵魂和情感体现,所表达的内心世界更为丰富。
“中国女性一路走来都是弱势群体,处于比较被动情况,例如古代四大美女,大部分的瓷塑都是千篇一律的优雅和微笑,忽略了‘人性’。”苏献忠认为,真实的情况或许不是如此。他开始学着揣古代女子当时的心境,细腻的刻画出让人觉得很美,但很孤独柔弱的女性形象。其女性作品《硕人》的备注上写着:历代女性能留下姓名大多跟政治有关,如西施、王昭君……她们是一种被动的、无奈的,甚至于是一种交易的物件。
在参观过程中,一组特殊的瓷雕作品引起了记者的注意。11位仕女手持不同的乐器,神情各异,优雅哀愁,最令人惊讶的是,她们竟坐在棺材上奏乐。据了解,古人在寿终正寝之时,通常会有女性人俑陪葬,苏献忠则将棺材内的女俑搬到棺材外,并赋予她们各种鲜活的形象,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,大胆创新,让人耳目一新。
虽然苏献忠的作品独具一格,但记者发现,无论是仕女、关公、还是神像,都是清一色的中国人物形象。“宋元时期,德化陶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向世界各地,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的文化和形象,这个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,而我觉得不管怎么变化,都要有这种自信。”以中国人物的形象为创作对象,是苏献忠一直所坚持的,但艺术品最终还是要走向市场的,因此他从不间断的坚持努力创新。苏献忠的创作却不想仅停留在陶瓷艺术上,他还想尝试许多其他材质的作品,他说,还有很多想法是瓷塑作品难以表现的。“不是说我的思想有多高,而是觉得德化应该至少有这么一个人坚持创新。”
何箫
人物名片:
苏献忠,又名珠庄,男,汉族,1974年11月出生,中国瓷都德化唯一百年老字号-“蕴玉瓷庄”第四代传人,中国陶瓷艺术大师,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,高级工艺美术师,国家一级技师。
获奖:
2010年《“误”读水浒》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创新评比金奖。
2009年《江南丝竹》“闽龙杯”全国陶瓷艺术设计电视大赛银奖。
2006年《思》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精品金奖
2006年《听松,闻涛》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创新评比银奖。
2005《水浒108将》上海大师精品展金奖
2004年《汉戏》第二届中国陶瓷产品设计金奖
重要展览
2014荷兰阿姆斯特丹内格勒博物馆个展
2013德化当下的可能(厦门)
2012亚洲东亚现代陶艺展(台北)
2010中、日、韩“三国演义”现代陶艺展(韩国)
2007北京2008奥运主题公园“雕塑梦想”汇报展(北京)
2006中国美术馆陶瓷艺术邀请展(中国美术馆)
2001清华大学国际陶艺交流展(中国美术馆)
然而事实上,创新的又何止一个苏献忠呢?90年代初,年轻而又经验的苏献忠开始收学徒,每年旧人走了,新人又来,如今终于结出“桃李满天下”的成就。他告诉记者,德化县正在筹备一个青年创意产业园,目前已经向许多有资质而富有创意的年轻人抛出橄榄枝,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他的学生。
就像明代的何朝宗一样,苏献忠认为,每个时代都必须有人去引领潮流,而且不是一个人,而是一群人。如果说,这些年轻的一代是一朵朵稚嫩的小花,那么苏献忠相信,再过5年时间,这些小花会日渐成熟起来,至少会呈现出一片小花园。
抱琴访友
不能面对的真实
且待
硕人
紫气东来